2)第4章 筹备剧组_我的导演时代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是对标35mm胶片,拥有一个35mm感光器,无论是35mm胶片景深感,还是接近传统摄影机的指标,都是拍网大的不二选择。

  当然,价格便宜,全套1800一天就能拿下。

  可惜只在京城有60台,比较抢手。

  “中午那边回复了,一个星期之后可以到货,还是1800一天。”张忠华道。

  “那就好,摄影机不能省,能用小红最好。”

  “璐璐,我让你核的成本呢?”李谦又看向王璐。

  “老大,按你说的,大致的成本就这些了。”

  王璐递来一张表格,一边介绍道,“两套小红12天一共4万3。”

  “执行一名3000,掌机摄影师一名3000,两名摄影助理2400,灯光一名2000,场工五个4000,化妆师一名1500,一共1万4400。”

  “群演40人两天一共2400。”

  “餐费每人每天10元,每日两餐,加上饮用水,1500以内足够。”

  ......

  杂七杂八的费用加在一起,还有其他设备,演员片酬,差不多7万5。

  看起来很低,不过没算李谦的导演、编剧片酬,还有他们三人的工资。

  而且场地也要花钱,后期也没算进去。

  光一个调色师就一万了,好在《狙击电话亭》这方面要求不是很高,自己可以搞定。

  李谦手上有八万来块钱,不出意外的话,足够完成这部片子了。

  “那就这样,晚上我去发个招聘信息,尽快把剧组搭起来,十天之后准时开机,时候也不早了,都回去休息吧。”

  快六点了,李谦也就宣布下班,不急这一会。

  不过临走时把张忠华叫住了。

  “老张,设备的事我来和他们交接吧,你先不管别的了,好好研究下分镜,等我忙完咱们再仔细聊聊。”

  “行,反正也都是些新机器。”

  “分镜我就看了一点,开头街道的第一个镜头典型的好莱坞常规运动分镜方式,另外,远、中、近镜的切换,主观摇移镜头都非常好。”

  张忠华感叹道,“要不是经常看李总你在工作室写分镜,我都怀疑这么成熟的分镜是不是你写的了。”

  李谦笑笑道,“别人写的分镜给我也没用是不是。”

  剧本是编剧写的,分镜通常都是导演写的,能写好分镜的编剧就表示有当导演的能力了。

  同一个剧本,不同的导演能写出不同的分镜出来,不是自己写的,真不一定能完全理解创作者的意图,拍出来的东西说不准会是什么样。

  拍戏的时候用的不是剧本,你都无法完全理解分镜,大概率拍砸。

  毕竟电影不是电视剧,电视剧拍起来就简单多了。

  简单地聊了聊,李谦就让张忠华回去了。

  具体的还得筹备完剧本再戏说,导演和摄影师的沟通还是很重要的。

  张忠华原本是江浙

  请收藏:https://m.gwylt.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