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140章 辽东_皇兄何故造反?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地方,因此也准发旗牌。

  然而迄今为止,手持旗牌者,惟辽东,大同,宣府,宁夏四处军镇。

  王命旗牌,王翱和曹义二人也有。

  但是和其他军镇一样,皆是总兵官曹义持旗,提督军务大臣王翱持牌。

  二者合一,方有临机专断,便宜行事之权。

  然而如今,王文手中旗牌兼备,单这一点,就足以让他二人清楚,他此来目的绝不简单。

  何况,还有一份密诏……

  “圣谕,命右都御史王文,总督辽东,宣府二处军务,各镇守总兵官,听命而行,不得懈怠。”

  “臣等谨奉诏。”

  王翱和曹义二人恭谨的接过信封,仔细的查看了一番,又谨慎的查验了王命旗牌当中的火漆烙封,确认无误之后,才各自行礼,开口回道。

  事情牵涉过于重大,要是单有密诏,他二人是绝不会信的,但是加上王命旗牌,他二人就不得不信了。

  毕竟王命旗牌的管理甚为严格,每一套都有专属的编号和火漆烙封,除非兵部承天子旨意,不然谁也取不出来。

  各自落座后,王翱先开口问道。

  “不知钦差大人有何令谕传达,我二人定当配合?”

  王文点了点头,却是反问道。

  “此次本官奉圣命而来,实是为大明与瓦剌将起之大战而来,辽东镇如今可用兵员多少?”

  曹义看了一眼王翱,见他并无异议,方开口道。

  “辽东常镇大军两万一千人,前番脱脱不花率万余虏贼数度侵扰,如今可调动兵力,约有一万七千人。”

  辽东,宣府,大同三处重镇,是大明边防线上最重要的三处军镇,但是这三处的地位又各有不同。

  从重要性上来说,宣府最重,大同次之,辽东最末。

  但是从兵力布置上,却是宣府最重,辽东次之,大同最末。

  之所以如此,是因为大同虽然被称为“北方锁钥”,但是更多的是因特殊的地理位置而被重视,实际上所统辖的边境线并不算特别长。

  它的意义更多的在于,只要有大同城在,便可时时监控蒙古各部的动向。

  因此,大同是依仗坚城高墙,和周围的隘口相互呼应。

  辽东和宣府则不同。

  宣府和大同一样,地处险要。

  谓之南屏京师,北控沙漠,左扼居庸之险,右拥云中之固。

  但是不同的是,宣府所辖边境线很长,东至居庸关,西至西洋河,长达一千余里的边墙,皆属宣府管控范围。

  辽东亦是如此。

  虽然从地理位置上,辽东镇比不上宣府和大同,但是下辖辽东边墙,东至凤凰城,西至山海关,足有近两千里。

  若非地势复杂,蒙古大军难以大举入侵,辽东的兵力甚至会多过宣府。

  此次也先分四路大军攻明,只有攻大同一路为主力,攻辽东的脱脱不花,名为进攻,实为劫掠。

  因此双方并没有特别大规模的交战,辽东的兵力储备,也还相对充足。

  王文点了点头,道。

  “既然如此,请曹总兵调兵一万,即刻前往宣府,听候宣府总兵杨洪调遣。”

  “什么?”

  “不行!”

  话音落下,两道声音同时响起,前者是曹义,后者是王翱。

  厅中陷入短暂的寂静当中,旋即,王翱开口道。

  “钦差大人,辽东镇虽不比宣府大同紧要,但也是边境重镇,何况虏酋脱脱不花,如今带兵万余,在外虎视眈眈。”

  “并非我等不愿支援宣府,而是一旦辽东有失,脱脱不花和也先两路大军东西并进,则我京师危矣。”

  曹义在一旁没有说话,但是表情明显亦不赞成。

  王文沉吟片刻,深吸了一口气。

  他知道,挑战从此刻才刚刚开始!

  再次反手将手中旗牌拿出,王文开口道。

  “此议,已得圣命准许,脱脱不花大军自有本官应付,若辽东有失,本官,自裁谢罪。”

  为书友醉挽清风人已醉打赏的舵主加更

  请收藏:https://m.gwylt.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