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第二百零六章 已无话可说了_大明求生记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一间,高一丈,宽一丈,深二丈,最也不用弯腰进门了,也不用挖地窝子了,有了主心骨了,干活就有了方向,以前七百多人是一盘散沙,各管各地盘算着小心思,因为章子俊就是东家,不服从东家的指派就会被驱逐,在这样一个苦寒之地,一家一户是很难生存的。

  二是种粮食,两河边上的土地还算好,缺少的就是灌溉工具,现在这里的所有田地都成了平安伯府了,章子俊就让木匠制作提水水车,大力种植土豆,玉米,番薯,加上现有的粟米,高粱,小麦这些作物,确保堡内的人吃饭问题。

  三是建造伯爵府及修路,章子俊也不讲究什么富丽堂皇,实用就行,选址就在五百年后的鱼河茆镇的位置,在这里茆沟水流经无定河,依水而建,地方够大,本想入乡随俗建窑洞的,可是还是修筑砖瓦房实在,在这里就别讲究排场了,修什么花园之类,造几排平房,能住下一家人,围合一起,外围砌一堵高墙就算是伯爵府了。

  自从鱼河堡设立平安镇后,朝廷新任的地方官也就到任了,来了一个知事,一个照磨,知事是处理地方各种事物的,而照磨是监查百官的,很明显这是朝廷安插进来管理地方事务的,有监督平安伯的意图,虽然这二个官职都是正九品,职位不高,却让章子俊很不舒服,朝廷对谁都不放心,目前在这里又没有人口,除了鱼河堡内的这些军户外,满目荒凉,方圆没什么人家村落,可是让章子俊想不到的是,短短不到一年内,这里将成为一个繁茂的集镇。

  地方官员到任“平安镇”,首先拜会眼前这位平安伯,又是延绥巡抚,朝廷对这个任命有点奇怪,一个伯爷还是巡抚,在整个官制上来说不伦不类。章子俊这个平安伯就是一个最末等的县伯,从朱见深把章子俊放到鱼河堡起就很明白了,县伯的爵位所对应的职位就是奉国将军,属三品。可是延绥巡抚却是从二品,妥妥的朝廷大员。

  知事邱骏,山西运城人氏,天顺二年考取秀才,后进入监学,五年后被派往无水县任典史,这一次任平安镇知事,在官阶上升了一级,一个县的典史为从九品,知事是正九品,知事为出守列郡,称为权知某府或某州或某县事,这位邱骏位出守县事,所以为正九品,如果是某府某州的话,就是从八品,所以同为知事,地方不同级别也就会不同。

  另一位是照磨姚尚喜,山东日照人士,成化四年监生,在商洛州衙任吏目从九品,这一次调任到“平安镇”任照磨为正九品,也算是升了一级,所以这二位到来后,看到的只是一个三里的土堡,十几间楼铺后就傻眼了,二人不约而同来抱平安伯的大腿,只有平安伯才能调动手中可伶的资源,在土堡内就有许多从战场上“缴获”来的战利品,还有许多的驴马,手中又有朝廷拨付的银子、粮食、布匹等物,不去抱这样的大腿,难道去喝西北风不成,目前连个住所也没有。

  姚照磨讨好地说道:“伯爷啊,这个伯爵府这样营造差矣!所谓震东兑西,离南坎北,乾西北坤西南,艮东北巽东南。”

  章子俊一听问道:“姚大人懂得堪舆之术?”

  姚尚喜回道:“懂一点点,伯爵府的大门为正南,因前面是无定河,所以财源不聚,跟河水一样流走,所以要改成向东为大门,正所谓”紫气东来“也,南为阳,可以开成几排窗户,这样的话就会无碍。”

  章子俊一听很有道理,不要小瞧古人的风水学,自从穿越到了明朝后,章子俊的内心对玄学、风水这些还是信为好,要不来自己怎么会穿越到了五百年后呢?有些事情很玄妙,用科学去解释未必能通。

  请收藏:https://m.gwylt.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