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77章 明日仿星器_文明科学系统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仪器脸上都写满了激动。

  事先已经经过培训,又有两位从马普实验室过来的工程师的指点,陆毅等人从陌生到熟悉再到得心应手,一群人宅在实验室耗费了3天成功把已经改名为“明日”的仿星器组装完成。

  “各小组,检查各组件的组装情况,然后控制中枢连接超算。”

  手上戴着手套,陆毅对进行组装的各位成员要求再次确定检查,随后转过头对马普实验室那边挖过来两位工程师其中的一位问道:“贝克,等离子体湍流数学模型建立起来后,这台大家伙在马普实验室那边有没有进行过新控制参数的试验?”

  “陆,这个没有,除了之前收集等离子体数据启动过外,后面等离子体湍流数学模型建立成功那会儿我们有螺旋石7X。”

  年近40的贝克摇摇头,说道:“陆,你现在是打算调整控制参数通电试验吗?

  我建议先不改变原有参数进行通电试验,等大家熟悉了原有控制参数下的通电试验后再进行调整,这样在这调整的过程中,大家对这台仿星器会有更进一步的了解。

  等调整控制参数的过程中,还需要根据等离子体湍流的数据模型微调整外磁场线圈的物理结构,这样才会让约束磁场和等离子体更契合。”

  等离子体湍流数学模型的建立,带来的改变主要是让大家明白了可控核聚变装置内部等离子体真正的流体形状是怎么样的,然后根据这个对仿星器进行调整。

  形象点比喻,原先的仿星器内等离子体就像一个无法预测横冲乱撞的顽皮小孩,虽然在外约束磁场下这个小孩不得不按照约束轨道运行,但每一次冲撞却都会有部分等离子体穿透约束磁场,从而对仿星器内壁造成损害。

  在建立起核聚变的等离子体湍流数学模型后,大家对这顽皮小孩的冲撞路线就有了一个更加精准的预测。

  通过这个信息,调整仿星器的控制参数,对约束磁场进行加强和减弱的调整,或者调整外磁场线圈,对磁场约束空间进行扩展和缩小,使其达到最恰当的效率。

  当然,现实中可控核聚变装置内的等离子体湍流可不是一成不变,这小家伙可是时刻在发生变化,要想实现精准控制,就需要超算配合仿星器上面的高精度高敏度探头进行实时调整。

  “陆陆,所有组件检查好了,没有疏漏。”和贝克聊了会儿,这时张晴走过来有些迫切的说道。

  “先按照马普实验室原先的控制参数通电试验,一边熟悉一边收集数据,熟悉后再根据等离子体湍流数学模型调整控制参数和外线圈物理参数。”

  陆毅看到张晴的神情,笑了笑说道:“启动命令你来下,你才是仿星器项目的负责人。”

  他并不想插手项目的具体研究,或许有系统就算科学家潜力没有张晴高,他主导项目的研究进度也会更好,但个人的精力终究有限,他不可能尽善尽美参与到所有项目的研究中。

  所以相比较参与到具体试验研究,掌控大方向整体的研究,把项目一个个划分下去反而更符合利益。

  “好。”

  张晴认真地点点头,深吸一口气转过身对看着自己的实验室研究院,说道:“所有人退出仿星器区域,各组研究员就位,明日仿星器准备进行通电试验!”

  请收藏:https://m.gwylt.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