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145章 没有材料能承受这个过载_文明科学系统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科学有多敬畏,但有了系统这一个理论数据库,虽然积分限制无法买下所有理论数据,可却可以根据相应理论积分售价大概得出这个研究的方向是否正确。

  科学家对科学的敬畏,除了对宇宙规则伟力的感叹,更多的是来源于未知,试问能大几率确定自己研究方向是正确的他,要怎么保持敬畏之心?

  “至于为什么介入国家战略和国家制度这么深。”

  陆毅笑了笑,反问道:“你认为现在的科学家除了研究课题外,其余的跟百年前的科学家有什么分别?”

  对目前科学家潜力最高的卫鸿,在不暴露不涉及相关保密协议的情况下,他也不介意指点他几句。

  或许论潜力他比不过对方,可论对科学家之路怎么走,论对科研方向的把握,十个卫鸿都要被他吊打。

  “没有什么分别。”卫鸿想了下,摇头。

  “没有分别才是最大的问题,大家都陷入了思维惯性了,都认为科学家应该要远离政治,远离社会,如同虔诚圣者般沉浸在自己的思维世界。”

  陆毅摇头说道:“之前我在中大核聚变通报会的演讲你看了吧?时代在进步,科学家的思维也要跟着进步。

  以前我们科学家要远离政治,远离社会的纷扰,专心专注沉浸在自己的思维世界去探索科学的未知,那是因为那时候的科研其实不用耗费太多的资源,一支笔一张纸足矣,就算偶尔需要用到实际试验,那些简单的小工具每位科学家自己都能造出来。

  牛顿被一个苹果砸中闭关几年憋出了万有引力,爱因斯坦被上司打压不让他升职,他闲着无聊就思考了十几年,用纸和笔写出了狭义相对论和广义相对论。

  但现在呢?

  现在没有相关的仪器设备,没有强大的运算资源,没有充足的试验材料,没有足够的助手帮忙,给你10个爱因斯坦的大脑叠加在一起你都没用。

  现在的科研是社会性群体项目,它需要整个社会整体的协助才行。

  既然涉及到社会了,那你就要把人性因素,把社会制度因素考虑进去,只有这样你才能获取更好的资源,才能真正的做好研究。

  以前我们是学者,我们是科学家,我们能以一智之力推动文明的进步和发展。

  那现在我们就只是一名研究员,一名科研工作者而已,就算你有妖孽般的大脑,你也离不开下面万千研究员以及社会其他各行业的协助。

  卫鸿,以前我们这些科学家是推着文明,拉着文明这一个马车在前进,现在我们这些科学家是乘坐在文明列车上的乘客。

  文明载着我们前进的同时,我们也在用自己的学识用自己的天赋优化这部列车,让它行驶的更快。

  从这个角度去看,我们和其他人又有什么分别?

  当权者在管理列车维持稳定,其他各行各业的人在列

  请收藏:https://m.gwylt.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